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按照计划安排,今天我围绕“始终保持豁达心境、忠实履行岗位职责”这个主题,以聊天的方式给大家作个交流,共同探讨一下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大形势下,如何看事业、如何对组织、如何待同事、如何做自己四个问题。
  一、事业重如山,我们应不忘初衷,要始终用忠诚之心坚守人生选择
  我们都知道,事业不同于职业,更不是普通的一份工作,它是值得一个人用一生去追求的崇高理想,也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我们每一名同志参加工作之初,都抱有“干一番事业”的态度。当初,我们都曾举起过右手,也都曾在党旗下宣誓。我想当我们举起右手的那一刻,我们在选择荣光的同时,也选择了奉献。这一点是我们每个选择走这条路的人,早就应该有的思想准备。当面对事业岗位时,我们还能否对自己当初的誓言继续坚守?还能否继续忠诚于自己人生的选择?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最先发表在1899年,现在它已经被翻译成所有语言,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在政商界,这本书已经成为培养部属忠诚敬业精神的必读书。美国布什家族成员都深受其影响,布什就曾把其作为枕边书,并签名赠给自己的助手。其实这本书的情节非常简单: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有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连在哪里能找到加丁亚这类问题都没问,历尽艰险,徒步三个星期后,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完成了使命。一本内容如此简单的小册子之所以能风靡世界,畅销不衰,就在于他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忠诚敬业。而这种精神正好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敌军的封锁,罗文没有退缩,也没有报怨,而是用自己强烈的责任心和坚定的执行力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忠诚事业的榜样。由此,我认为忠诚事业应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情怀,应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不悔选择;应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缺乏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反观当下。我们绝大多数同志都热爱本职,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但客观地讲,也有部分同志工作不积极、推三阻四;有的观望等待、变得得过且过;有的缺少精气神、表现萎靡不振;有的凡事讲条件、开始讨价还价等等。我感到,所有这些都与我们当初的誓言相背离。对照刚才的忠诚事业的故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到不忘初衷而忠诚选择呢?我认为,忠诚事业就要敬业、专业、创业。
  第一,敬业是忠诚事业的核心,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去维护。敬,是一个态度问题,它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他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都不敬重,他怎么可能把工作完成出色?忠诚的品格并不是人天生就有的,它同样需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反复历练,而敬业正是通往忠诚事业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立足本职安于本分,只有夯实敬业的根基才能走向忠诚的大道。
  第二,专业是忠诚事业的起点,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去准备。专,是一个能力问题,它体现的是一种付出。有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书中讲到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是对专业很好的诠释:“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好,把好事做精。”这句话就很好地彰显了专业精神。唯有把专业作到这种程度,才能称得上是忠诚事业。
  第三,创业是忠诚事业的体现,我们必须全始全终去坚守。创,是一个胆略问题,它体现的是一种精神。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新名词叫“创客”。虽然这个词感觉很新鲜,但创客绝不是当下时代的产物,早在很多年前,优秀的“创客”就不乏其人。马云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昨天是“双十一”,听说马云的电商平台不到1小时交易额就突破了300个亿。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马云,很多人都在羡慕他的成功和光鲜。但是,读过马云创业史的人都知道,他创业之初,开公司只有3个人,资金只有2万元,而且还是借的。他风里来雨里去,走过很多曲折的路,但是他一直在坚守。正是因为马云有这种坚守的精神,才造就了他今天的辉煌。
  二、单位暖似家,我们应饮水思源,要学会用感恩之心回馈组织培养
  来到XX,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承认不承认,都应该深有体会,XX确实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作为家庭中的一员,组织这个“家长”对我们不薄,我们感念组织的付出,是否也应该体谅组织的不易,切实提起感恩之心,“当以涌泉相报”呢?
  提起感恩之心首先要知恩。就像我开头所说,组织给了我们很多。但是,可能我们很多人并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组织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感觉组织至少有9种恩情,我们不能忘。一是衣食供养恩。自从我们走进这个家的那天起,我们就做到了衣食无忧。从来没有为吃不饱、穿不暖发过愁。二是财物补给恩。我们走进这个家,为这个尽心尽力,但这个家并没有让我们白干活,我们到月都能领一份不菲的薪水,而且从没有拖欠。三是呵护健身恩。来到这个家庭,病了有人医,累了有人管。四是不厌教化恩。走进这个家我们还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但这个家不厌其烦给我们教知识、明伦理、增智慧,让我们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智慧青年。五是施展抱负恩。我们有多大胆,这个家就给我们搭多大的台。六是失意不弃恩。当我们遇到失败挫折时,组织总是第一时间走近我们,给我们做工作、暖内心。七是训斥激励恩。俗话说: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当我们有缺点、存不足时,这个家也会不顾自己的得失,而及时提出批评意见,让我们得以在“悬崖边勒马”,在深渊前止步。八是光耀门楣恩。大家庭的阳光不但普照本人,还使每个成员的小家庭得到照顾,使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享有尊严。九是价值升华恩。
  提起感恩之心关键要内省。古语讲:一日而三省吾身。古人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是因为“省”有着特殊的意义作用。“省”能让我们的心灵安歇,以便让它有时间去思考;“省”能让我们的眼睛聚焦,以便让它有能力去辨别。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感恩组织同样需要内省。现在有少数同志对组织不知感恩:有的人认为自己能走到今天全是自己干出来的,忘却了组织的培养教育;有的同志干出了点成绩,就把它作为向组织提要求的筹码;还有的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腐化,败坏党的形象。这确实是不应该的。我们都知道,一个婴儿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父母付出的艰辛不可言说。同理,我们的成长过程同样艰难而漫长。组织为了培养一个人才,付出的辛苦绝不少于家庭的照顾。所以,我们在平时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我们的事业心还在不在?我们的初心还有没有?我们的忠诚心还强不强?
  提起感恩之心落点是报恩。报恩首先要知足。凭心而论,国家给我们的不算少,我们应该知足。当下我们有的同志喜欢搞攀比,越比越觉得不平衡,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有的同志参照系没有选对。如果我们把参照系总是放在待遇、实惠上,肯定会越比心理越不平衡;如果我们把参照系经常放在奉献和创造上,我们一定会越比越有积极性。报恩另要不满足。我这里收集了一些关于感恩的谚语,这些谚语都是经历了千百年历练而流传下来的,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学习这些谚语才知道我们在感恩的路上还相差甚远,我们不应该就此满足。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卑鄙的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我们要感谢苍天大地,是它们给了我们生存所需要的一切。有多少人为了蓝天碧水而奋斗,有多少人为衣食住行而操劳,我们无法离开为我们服务的劳苦大众,我们享受着他们的成果。我们时时想着感恩,就会时时想着图报。(中国谚语)。当然,我们提起感恩之心,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嘴上说一千篇,不如当下做好一事。我们当下要做的,就是要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自己多用心,让领导少担心,让组织能放心。
  三、同事亲胜友,我们应相互珍重,要做到用欣赏之心品味彼此不凡
  有一个人曾说过,他说同事是人世间除了父母最亲近的人。这个说法虽有些偏颇,但也不无道理。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成人之后相处最多的是哪些人?想来想去,可能就数同在一起共事的同事了。有人说,人和人能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相互间应当珍重。虽然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但正如“筷子”一样,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碰撞才体现出了彼此的价值。作为同在一个单位共事的同事,我觉得我们既要做到相互品味取长补短,又要做到相互欣赏各司其职。
  要看长而不看短。《两只口袋》的故事不知大家是否读过?普罗米修斯是西方传说中的神,他创造了人,但又在每个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用来装自己的缺点,一只装优点。它把缺点放在了人前,优点放在了人后。所以,人们总是习惯先看到别人的缺点,而最后才看到别人的优点,或者根本就不看别人的优点。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这是人性中的一大弱点。中国的《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大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长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成功的人善于捕捉到别人身上的一点星光,在自己身上放大为日月之光,所以他们成功了。平庸者只看到别人的短处,所以碌碌一生。所以,能看到别人优长的人必定不是常人,而总是看到别人短处的人必定是庸人。
  要补台而不拆台。说到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提春秋时期的鲍叔牙和管仲同事胜友的故事。鲍叔牙与管仲是好朋友,曾在一起共事多年。两人一起做生意,赚了钱,管仲总是多拿一点。一些人看不惯,说管仲贪图钱财,不讲义气,鲍叔牙听到总是一笑了之,解释说管仲家境相对较穷,需要钱。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斗,但每次都从战场上逃跑。人们说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却为管仲辩护:管仲不是怕死,而是家中有老母要赡养。管仲也曾好几次当过一些小官,但每次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解职。众人都议论管仲没有贤德,鲍叔牙却铮铮辩白说,管仲不是没有贤能,是没有遇到好机遇。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的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射杀小白。后来小白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他为了报一箭之仇要杀掉管仲,还是鲍叔牙挺身而出,并坚决辞掉相国之位,力劝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后来,管仲的才华逐渐显露,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所以,同事之间最重要的是要相互提醒。只有相互补台,才能好戏连台;如果相互拆台,势必共同垮台。
  要竞争而不斗争。有的人可能觉得,竞争和斗争不一样都是争吗?有什么不同!竞争是以合法、合作、合理为前提,而斗争则是以不择手段为目的。所以,竞争和斗争有本质的不同。比如,我们为了追求进步,同事之间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有规则的竞争,这是合理的是应该倡导的。但如果我们技不如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在背后搞“小动作”,那就不能称之为竞争。在这儿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锁和钥匙本来是很好的同事,但工作久了产生了间隙。锁逢人就埋怨:“我每天辛辛苦苦为主人看守家门,而主人却总喜欢把钥匙带在身边,他有什么了不起的!”而钥匙也经常在人前诋毁锁:“锁每天待在家里,舒舒服服的,我天天跟着主人,日晒雨淋的,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一次,钥匙为了给锁子出难题,于是把自己藏了起来。主人出门后回家,不见了钥匙,气急之下把锁给砸了,并顺手扔进了垃圾堆里。进屋后,主人找到了钥匙,气愤地说:“锁也砸了,现在留着你还有什么用呢?”说完,把钥匙也扔进了垃圾堆里。在垃圾堆里相遇的锁和钥匙,不由感叹起来:“今天我们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都是因为过去,我们彼此斤斤计较,相互妒忌斗争造成的啊!”这个寓言故事,很有哲理性,给我们诸多的思考。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互相竞争共同进步,相互斗争则只能是两败俱伤。
  要和合而不附合。和合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对咱们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左传》晏婴曾指出“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其意思是指:如果以水加水,仍然是水,构不成佳肴美食,谁愿意去吃呢?没有其他音符相配,终不能组成悦耳动听的乐章,谁又愿意去听呢?所以,和合不是简单要素相加聚合,更不是单个要素存在状态。和合,是指融合、合作;附合则是指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作为在一起共事的同事,我们要和合而绝不能附合。这方面正面的事例很多,反面的事例也很多,我们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四、心底如明镜,我们应时常拂拭,要坚持以平常之心审视观照自我
  这个标题其实蕴含着一个禅宗故事。当年,禅宗五祖弘忍法师预知时日不多,想把衣钵传下去,他要求所有弟子每人作一首诗,看谁能悟道就传给谁。我们今天这个标题,就蕴含了他的大弟子神秀当时所作的诗。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像菩提树一样尊贵,我们的心像无尘的镜子一样明亮。但就是这种状态,我们仍然要时时清扫内心,不使五欲六尘沾染纯净纯善的心。这首诗另外要阐明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本有一种纯净的自我状态,但就是因为受外界的污染严重,所以才使人常常无端生出众多烦恼。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个社会里,并不是生活真空里,人只要有思想就会有烦恼。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人很多的烦恼不是外界给予的,往往都是自己造成的。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ABC理论,它指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其实不是由于外界事件直接引发的,而是我们人个体对外界事件不正确的认知或错误信念所导致的。所以,作为人这个个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真正看清自己、合理对待自己。
  平心而论——莫把欲求看太重。我们有不少同志,在外人看来工作家庭都非常不错,甚至让人羡慕,但他自己却忧心忡忡,始终快乐不起来。剖析这一问题的原因,多数都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我从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首诗,很好地说明了这部分人的心态。《贪欲歌》:终日奔忙只为饥,方才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皆见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地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受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欲图朝中挂紫衣;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一朝南面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洞宾陪他把棋下,吩咐快做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好,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还嫌低;玉皇大帝让他做,定嫌天宫不华丽;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升天把鹤骑;若要使人心里足,除非南柯一梦兮!看了这首诗,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同志会经常怨天尤人?为什么会时常无端烦恼?归根结底一句话,并不是哪个人对不住自己,而是我们自己向外要求的太多而已。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制欲。我们经常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它的基础就是首先要修身。那么,到底应该如何修身?其实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话,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基础是正其心。正心的前提是诚其意。若要诚其意必先致其知,若要致知就必须要格除物欲。这是修身的本源。因为古人很早就已经知道,人的欲望没有止境,若不很好的控制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爱斯基摩人捕狼的故事?爱斯基摩人捕狼的办法很特别,也很有效。严冬季节,他们在锋利的刀刃上涂上一层新鲜的动物血,等血冻住后,他们再往上涂第二层血,再让血冻住,然后再涂。如此反复,很快刀刃就被冻血坨藏得严严实实的了。接下来,爱斯基摩人会把用血包裹的尖刀反插在地上,刀把结实地扎在地里,刀尖朝上。当狼顺着血腥味找到这样的尖刀时,它们会兴奋地舔食刀上新鲜的冻血。融化的血液散发出强烈的气味。在血腥味的刺激下,它们会越舔越快,越舔越用力。狼这时已经嗜血如狂,它们猛舔刀锋,根本感觉不到舌头被刀锋划开的疼痛。在北极寒冷的夜晚里,狼完全不知道它正在舔食的其实是自己的鲜血。它只是变得更加贪婪,舌头抽动得更快,血流得也更多,直到最后精疲力竭地倒在雪地上。贪婪如兽。令人失去理智的,虽然是外界的诱惑;但最终毁掉一个人的,往往是他自己的贪欲。
  平心静气——莫以成败论英雄。人除了欲望这个劣根性难除外,还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人容易动气上火。平时生活中爱争个你高我低。古人云:动气上火,生命纸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经常生气上火,他的命将会和纸一样单薄。但是我们有许多同志总爱较真,凡事非要争个你高我低。如果占了上风还好,一旦出现失败就会火气十足。总觉得丢了份子、没了面子。但是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动气上火、生命纸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国古人造字很有智慧,几个汉字就能阐明人生哲理。大家看看这个“火”字,从阴阳的角度讲,人的生命必须有火,也就是阳气来支撑。但一个火是正常的,多一点就不正常。如果我们再给它加上一个“火”,那就变成了“炎”字。我们大家应该都有体会,人一上火就容易导致人的表征发炎,也就是五官发炎。肝火眼耳发炎、肺火扁桃体发炎。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继续生气上火,炎症就会进一步发展,进而导致上呼吸首感染,“炎”就变成了“痰”。中医讲痰是内火加重的表现。如果这时候我们还是不能控制,就会出现“癌”变,结果大家就可想而知了。应当承认,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同志,积极要求入党、公平参与评先、晋升职级等等,这些绝对是一种进步的标志,但这绝不代表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全部内涵。不能因为这些愿望没有实现,就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甚或生闷气、动肝火,最终导致人利两空。这方面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很多。所以,我们在看待名利、前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跳出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切不可自己给自己设置思想障碍。
  平流缓进——莫在小处有沉沦。意思就是要注重生活小节,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晚唐诗人杜荀鹤有一首《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们在沟深石险的地方通常比较谨慎,许多年也不曾听说在这些地方人们会出现意外;但却往往是地势平缓而没有石头的地方,经常听说有人翻了船、摔了跟头。这首诗意蕴非常深刻,意在提醒人们,越是在人生的细小处、越是在平时,越要如履薄冰、谨慎行事,绝不可因马虎大意而栽了跟头。
  同志们,人生是一次旅行,沿途的风光很美,但免不了路上有些颠簸;人生又是一场演出,它始终是进行式,而没有彩排。最后,我想用这次授课标题,《幽窗小记》里的一段原文作为结语: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者自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