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1 白沟概况
    白沟是河北省高碑店市所辖副县级建制镇,全镇辖33个行政村,总面积54.5平方公里,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
    白沟以箱包产业为主导,坚持“以商建镇、兴工强镇、品牌立镇”三大战略,通过“先商业化——再工业化——最终实现城市化”的“白沟模式”,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产业”,“小资本、大聚集”的发展新格局。从2002年到2006年,白沟的市场成交额由90.1亿元增长到188亿元,年人均收入由5800元增加到8800元,镇区面积从9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8万人增至11万多人。
    几年来,白沟被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命名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等,白沟的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 白沟城镇化模式的分析
2.1时间维度分析
2.1.1商业发展阶段
    商业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初始优势。而历史上的白沟曾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陆码头,以“燕南大都会”之美誉驰名遐迩,历史的渊源给白沟积淀下了适合商业发展的最初优势。
    在初始优势的基础上,商业的萌芽具有某种偶然性。1971年,白沟几个农民由于偶然机会用人造革加工出自行车座套和简易手提袋,获利颇丰,于是当地人便群起效仿。到1981年,高桥及部分村街已经形成了为数可观的家庭式专业作坊,并以高桥村为轴心向周边散射。白沟经济从家庭起步,采取粗放的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先天发育不足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第四部分予以深入阐述。
    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白沟开始成为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散地。到了1984年,白沟建起了箱包市场。白沟箱包销售有了固定的地点和基本固定的箱包销售人员,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辐射范围更广,形成了“买卖天下、沟通南北”的商品集散格局,白沟的箱包开始走向全国。
    为了共享已有的丰富市场资源,皮革、五金饰件、服装等商品开始向优势地理区位运动、集中。市场影响力就如磁力,而白沟就像一个“磁中心”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势要素聚集,这个时期为工业发展阶段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
2.1.2工业发展阶段
2.1.2.1工业发展初级阶段
    商业资本开始向工业领域扩展,家庭式作坊因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产生规模扩张的冲动,白沟传统的箱包生产在区域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一年消费的5 亿只箱包中,2/5 出自于白沟。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当地产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所产生的集聚经济效益,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其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制约因素。
(1)劳动力
    箱包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白沟镇区12个村街及其他村街有3万多农民边农边商、弃农经商,与此同时,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1980年白沟城镇常住人口是2万多人,现在已达到11万多人,其中有3万多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基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考虑,这个产业的各种专业人才在当地集中,会形成熟练劳动力的“人才库”。另外,成熟、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又反过来吸引企业群在产业集聚区域中大量“扎堆”。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企业和劳动力“双赢”的集聚局面逐渐形成。
    但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利于劳动力的因素。个别小企业尤其是家庭作坊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作业设备简陋,工作环境恶劣,白沟苯中毒事件就是典型。这无疑影响了白沟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抑制了经济发展速度和城镇化进程。
(2)知识溢出
    工业产业集聚作为一个社会性系统,具有明显的知识“溢出效应”和“无墙效应”。地理空间上的临近使得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分享知识。不同背景、兴趣、利益的劳动者的集聚还会引起创新方式的产生,特别是对于箱包这种非标准化和时尚化的产品,为了紧跟市场的步伐,知识溢出效应在这个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知识溢出导致的模仿效应可能会引发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尤其是对于白沟目前正处在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发展阶段,尚有诸多不尽完善之处。从根源来讲,本质还是家庭自营经济存在的问题,由于大部分创业者多是农民,受教育水平有限,没有建立起一种长远的经营理念,知识溢出使得相互拥有对方较充分的信息,加之不完善的法规,决策者很有可能通过非正规方式来获得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经营风险。
(3)品牌效应
    以基本生产要素为主发展起来的产业仅是利用了它在某个方面的纯资源优势,获得了一定的静态比较优势,而在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形成的以技术、知识资源为主的“区域品牌”才能真正建立更具生命力的动态竞争优势。
    在白沟,随着箱包产业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的竞争性逐渐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成为企业的新的生命力,优势企业就会把自己的特色打造成品牌,客观上加强了箱包这一有核心竞争力的地区支撑产业的发展。目前,白沟的箱包注册了“玉兔”等1000多个品牌。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白沟的箱包品牌的绝对数量占很大优势,但是,在白沟这样一种几乎家家做生意的状况下,其品牌的相对数量并不占优势。年产两亿的箱包中,品牌的相对数量少之又少,大部分还是质量相对低的产品,采取的仍然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在第四部分进行深入分析。
2.1.2.2工业发展深入阶段
    随着传统箱包产业的发展,对生产所用原材料、零配件及包装用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仅靠外地采购已不能满足。需求催生了更广阔的市场,伴随而来的是上、下游相关产业、辅助产业的产生,推动着支撑产业向纵向深发展,出现了“连锁效应”。在箱包生产的带动下,白沟的五金饰件、皮革等大型辅料生产相继发展,一个企业的产品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产品,原本独立的两个工艺过程产生技术上或经济上的关联效应。这增加了中间投入品的易获得性,便于生产商就地取材,提高了市场效率,降低了在运输、储存、交易等方面的费用,形成了能够有效提高竞争力的核心产业配套体系。
    在这个阶段,区内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其专业化程度越强,整体生产效率越高。在白沟,很多大型企业不再统包箱包的原料采购、加工、销售的整个环节,而是集中于某一或者某几个特定环节。生产链上劳动的细分,使单个企业更专注于少数特定生产环节,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会取得之前无法比拟的更高的效能。
    从一定程度上讲,本地工业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经济的内源式带动,白沟工业的发育成熟巩固了城镇发展的根基,将城镇发展推上了快车道。
2.1.3城镇升级发展阶段
    从理论上讲,在整个区域系统的发育趋于完善的基础上,核心产业及其带动下成长起来的辅助产业、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外来要素,外来要素与本地要素进一步优化整合,催生了多元化的产业,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及城镇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带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从目前来看,城市化也是白沟城镇发展升级的必然结果。白沟在整体发展战略上,通过以商带工,以工促商,确立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战略。未来3~5年,实施扩权强镇战略,建立大白沟发展模式;未来五年,实施“大白沟”战略,未来十年,实施城市化战略;未来30年,实施建设“北方中等商贸名城”战略,白沟经济实力和城市建设要达到中等城市发展规模。
    在白沟,由箱包产业发展带动的上下游及侧向产业链的发展,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及城镇服务产生了更高的需求。白沟从战略角度出发,从“改善”入手,从“提高”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首先,为了满足大量生产要素(人口、资本、技术、信息等)迅速集聚的需要,白沟加快基础设施服务系统的建设步伐。投资了2亿多元,对镇区主要道路进行了修建、拓宽和延伸,搭建起了“四纵七横”的城市发展框架。在外围,建设了200多条运输线路,日800辆次的货运和客运车辆通往全国10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投资2850万元的物流中心即将投入运营。
    其次,为了适应多元化产业的发展,白沟大力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主要从金融服务、资金支持、劳动力市场支持、用地优惠、税费优惠几个方面着手改善,白沟出现一片投资兴业的繁荣景象。
    毋庸置疑,白沟的硬件设施和城市服务功能有了很大的增强,然而在软件方面,白沟还有待提升。比较突出是教育,关于这一点,我们讲在第四部分予以深入阐述。
2.2空间维度分析
    从空间角度看,城镇的发展导致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必然表现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动。土地利用结构实质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是经济发展与镇区建设的有机结合,展现了城镇空间发展特点。
    白沟以传统的产业的快速崛起与人气、商气、商街、商圈地快速聚集为平台,引导工商业资本投资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格局。在此,我们选取在商业、工业发展方面分别最具代表性的仁合庄村和来远村作为典型,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与镇区建设的有机结合,展现白沟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空间发展特点。
    仁合庄村,由于南依津保路,商业经营的区位优势明显,2003年,政府规划建设了服装城。仁合庄仅以土地入股,不但获得了服装城60%的经营收益权,而且获得了价值3200万元的商品房补偿,这些商品房每年的租金收益超过200万元。2004年,政府又向北规划建设了五金皮革城、服饰辅料城和国际箱包城。其中,服饰辅料城由仁合庄村集体独立出资建设,产权全部归仁合庄村集体所有。建成使用后,每4个村民不花一分钱即分到一套商铺,价值40万元每年租金超过3万元。白沟商业化的发展不仅增强了仁合庄村集体经济实力,而且确保了失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来远村,毗邻白沟箱包交易城与国际箱包城,以箱包制造加工为主业。来远村以500亩沙荒地作为投入,建成了白沟现代化工业区。在村集体经济获得极大提升的基础上,来远村投资3000多万,筹建了占地130亩的来远小区,也是不花一分钱给每4名村民分配一套带院的二层楼房,价值20多万元,每年租金2万元,也有效地解决了失地村民的可持续增收问题。
    白沟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在区域经济发展与镇区建设上实现了有效的结合。通过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力地提升了地区产业竞争力,有效地激活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而且使农民真正转化为市民,建立一个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机制。
3 白沟城镇发展特色与借鉴意义     
    首先,白沟利用商业发展所积累的丰富资本,实现了工业的发展,真正体现了经济的内源式带动。而石家庄南三条在发展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南三条从“一付货担、赚取微利”的小商品交易活动开始,发展成拥有 25 个专业性商城的国家级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从深层次来讲,当地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被真正带动起来,甚至出现了经济萎缩的趋向。究其根源,南三条还在走着商业发展阶段资本积累的道路,对资本的再投资力度不够,没有将资本再投入以进行循环累积,还未实现以场带业,导致本地产品缺乏市场占有率,本地经济发展缺乏根基。
    其次,从空间上来讲,白沟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工商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并带动了当地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实现了“三赢”的局面。从对仁合庄村和来远村的分析可以看出,白沟因地制宜,从城镇化的系统角度出发,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实现了工商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并创造性地采取了以土地入股,集体产权,个人受益的方式,带动了当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大大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而在目前的城镇发展过程中,许多城镇规划没有从系统角度分析,脱离当地实际,没有同经济发展的步伐相契合,导致经济发展与城镇规划出现潜在的矛盾,这在客观上也制约了当地农民的稳步增收,对城镇长远发展不利。
    再次,白沟以箱包为支柱产业,形成了箱包的专业市场,以箱包闻名全国。我们综观当前中国的城镇发展,依靠地方特色形成的专业市场来推动城镇化的地区,绝大部分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目前形成特色产业的城镇数量毕竟不多,绝大部分没有专业市场,充其量只是小而全的“普适”市场,不能从共享中得到以上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其成长的速度,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综上所述,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商业资本的再投入,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实现经济的内源式带动,同时从系统角度出发,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使得工商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探索农民增收新机制,不失为一条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区位条件等方面和白沟类似的小城镇,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进行有效的借鉴。
4 白沟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白沟在城镇化发展中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尚有诸多不尽完善之处,针对目前白沟的发展现状,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4.1 白沟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
4.1.1家庭自营经济的弊端
    白沟经济最初是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形式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生产、自谋销路、自负盈亏。发展至今,白沟成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只有500多家,而生产作坊及个体加工户则高达7000多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自营经济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首先,家庭自营经济资金积累力量薄弱,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白沟经济以家庭经营为起点,在以后的深入发展中,小企业由于先天不足,再加上自身竞争能力弱,盈利有限,资金自我积累循环的速度滞后,必然增加了扩大生产规模的难度。另外,个人、家庭投资的投资主体单一,风险集中,经营者从抵御风险角度出发,必然要将一部分资金从再投入过程中留存下来。当期收入难以最大限度的作为下一期的投入要素,这大大限制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家庭自营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存在外来优秀人才的进入壁垒。在白沟,几乎家家都在做生意,人人都是老板。随着企业的发展,经营范围扩大,市场环境越趋复杂,很多决策的做出都需要管理者具备敏捷的思维,冷静的头脑和把握全局的能力,但是大部分创业者多是农民,受教育水平有限,缺乏战略眼光,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障碍。另外,家庭自营企业容易对外来的资源和活力产生一种排斥感,这样使得家庭外来人员缺乏归属感和稳定感,从心理上很难以融入企业中,使得其能力发挥有限,潜力得不到有效挖掘。
4.1.2教育观念淡薄
    随着白沟经济的繁荣发展,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于缺乏长远观念,当地人产生了“小富则安”的思想,很多家长认为上学不如经商,这种观念也潜移默化地渗入到年轻人的思想里,许多本该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的青年也辍学去打工或者继承家业。而且,当地政府部门对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目前,在白沟只有两所普通中学,教学设备简单,师资力量薄弱,而且一些培训教育机构也相对缺乏。教育观念淡薄,青少年受教育年限少,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人力资本状况,对未来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消极影响。
4.1.3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低价位竞争是白沟的特色也是最强优势,但在保障低价位优势的同时,难免忽略高科技的产品、高品质的产品的开发。很多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仅仅看重产品的数量而忽视产品的质量。而且对员工缺乏培训,仅仅是维持简单的生产操作,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经营业务比较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忽视了一些高科技、高品质的产品的开发。
另外,由于可赚取的相对利润较少,厂商会采取隐性的方式来压缩人工成本,在工人绝对工资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其作业环境的质量,减少必要的防护设施以压缩成本。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苯中毒事件就是典型,这对劳动力的再生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降低了白沟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抑制了经济发展速度。
4.1.4政府介入市场“度”的问题
    政府和市场难免存在“隐性博奕”,政府在介入市场时,容易产生“度”的问题。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政府受政绩动机支配难免出现任期内的短期行为。在政府介入市场过少的情况下,厂商出于利润最大化考虑,可能会采取非法行为甚至铤而走险来牟取暴利。这样,虽然获得经济的短暂繁荣,但是对整个地区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甚至产生不可恢复的影响,白沟的苯中毒事件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另一方面,政府介入市场的领域应该是市场机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区域,政府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宏观上的引导。白沟发展模式的核心是自发和内生的经济发展,市场的自发性要大于政府的建构性。在协调宏观管理和微观运作的关系中,白沟需要发展相配套的中观协调机制。但是,目前在白沟承担中观协调功能的商会组织有11个,但是仍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相对缺乏自主性,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
4.2对策与建议 
4.2.1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等资产组织方式
    面对国际、国内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白沟的企业亟需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彻底改变家庭资本的封闭性,成为当务之急。从目前情况来看,股份合作制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既可以采取吸引核心员工入股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家庭企业联合入股的形式。首先,它能合理集中多方分散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速度,减轻单个家庭企业资金运作的风险。其次,它使多方有权参与、管理、监督企业的经营,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充分发挥了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再次,有效避免了家长式管理模式导致的“非理性”决策,实现了管理的民主化,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4.2.2强化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
    强化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需要从多方着手。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家长和青少年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广泛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白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当地人民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望。再次,政府部门加大教育投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鼓励青少年积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教育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发挥效益时间长的特殊事业,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中不能光顾眼前利益,要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
4.2.3注重高科技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在保持低价位作为白沟产业显著的竞争优势的同时,严把产品质量关,由片面做大做强的急攻思想转变为客观做多做好稳步发展,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档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当前,极为重要的一点是要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只是针对企业的管理者,而且要对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战略规划能力,提高现有员工的个人技能,创造多方面有利条件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努力为员工提供发挥、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加强同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市场需求,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推进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
4.2.4建立真正的柔性化地方政府
    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把工作重点放在逐步淡化有形政策,强化无形服务,以预防或消除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负效应为重点,建立真正的柔性化地方政府。另外,承担中观协调功能的商会组织要从政府中彻底分离出来,使其在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成为桥梁和纽带,而非某方的附属品。同时,企业以及政府都应当加强与商业协会的工作联系,及时反馈信息,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有利于城镇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 鲁泽.小城镇改革与发展  河北省小城镇建设改革与实践.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蔡秀玲.论小城镇建设 要素聚集与制度创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傅崇兰.小城镇论.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5]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